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东北玉米价补分离比预期好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6 13:47:36标签: 玉米 玉米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农作物 > 手机阅读

东北玉米价补分离比预期好 农村创业网

玉米价格改革取得了三个明显效果:生产总量调整了、价格合理回归了、农民得到比较合理补偿了。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上。”陈锡文告诉记者,“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东北玉米改革的基本原则就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按照这个原则推进改革,至少现在能看到三个非常明显的效果。”

“第一是生产总量调整了。政策出台之后,东北四省区玉米播种面积下降了10%以上,减少了2300万亩,面积下来了供给就下来了,也就更加符合现在的市场需求。”

“第二是价格明显向合理方向回归。收储最低价最高的时候达到平均每斤一块一毛二,2015年主动调减到一块钱,现在大概平均价在七毛五上下。这个价格是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而且和国际进口玉米及玉米替代品的完税成本价格大体一致。那么进口价就没有优势了,我们又夺回了自己的市场。”

“第三是农民得到了比较合理的补偿。实施价补分离政策后,东北玉米价格下降了25%-30%,但是政府建立了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去年补贴了390多亿元,平均一亩地可以补贴150-180块钱。我们在调研中看到,如果是种自家地的农民,有了这个补贴,他还是有赚头儿的;如果是租地的农民,租地价格比较合理的话,大体上也能保本。”

把补贴从收购价中拿出来

很多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普遍认为是政府定价的结果,陈锡文说:“无论是最低价也好、零售价也好,其初衷是托底的市场最低价,也就是给农民一个承诺,让农民放心。”

“但是,自2008年第一次开始提高最低价起,慢慢地最低价就不再是一个托底价了,因为最低价包含了对农民补贴的成分。提到后来,就像东北的玉米零售价,成了东北玉米市场的最高价了,到了这个程度不改革就不行了。”陈锡文说道。

因此,改革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必须把补贴从价格里拿出来。“拿出来的同时仍然要给农民,只是要换一种方式,就像东北玉米价补分离的改革。”

对推进主要农产品价格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围绕玉米进行的改革只是一个开始,对于推进我们整个农产品价格改革将发挥重要作用。”陈锡文说,我国有上千个农产品,真正由政府定价的主要是小麦、稻谷、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这6个品种。

“新疆的棉花已经按照目标价格方向改革了,大豆的价格机制还会继续调整,长江流域的油菜籽也进行了价格竞争机制改革,去年玉米价格也开始改革。”陈锡文说,那么现在大家更关心小麦和稻谷这两个品种。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坚持和完善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所以至少今年不会改。

但是,陈锡文也特别提示,“必须让农民兄弟了解一点,今年稻谷的最低价是整体往下走的,要从这个价格变化中读懂市场,就是稻谷也存在着供过于求的状况,适当的时候也要进行调整,更加稳妥地向前推进。”

上一篇黑龙江继续调减籽粒玉米面积1000万亩

下一篇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如何看

农作物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