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土元养殖致富傻大姐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5 21:47:49标签: 土元 土元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特种养殖 > 手机阅读

土元养殖

然而,武胜县三溪镇白果湾村返乡农民工张晓英却敢为人先,通过养殖土元走上了致富路。

不惧质疑“傻大姐”说干就干

10月8日,记者来到张晓英家时,她正忙着晾晒土元。记者拿起一只土元观察,只见它体形如大拇指盖般大小,棕黑色,已被晒干成饼状,闻上去有股中药味。

“现在我还舍不得卖出去。”张晓英笑着说,土元市场前景不错,但现在还不是“出手”的最佳时机,一般情况下晒干的土元成虫每斤为20元左右,行情好时,可卖到近30元。

今年47岁的张晓英和丈夫在外打工已有20多年。2013年回乡过年时,张晓英看到自家老房子一直空着,很是可惜。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深知在外务工并非长久之计,琢磨着干点什么使家庭富裕起来,让两个儿子早日成家立业。她和家人商量后,决定返乡创业。

“大儿子在北京打工,得知中药材市场上的土元干品供不应求,且易养殖、成本低,于是我们萌生了养殖土元的念头。”张晓英说,有了创业方向,他们马上行动起来。

此时,村民都只听说过养鸡、养猪可发家致富,从未听说养土元也能赚钱。对于张晓英家的创业项目,同村人并不看好,认为她不务正业,还不时泼冷水,张晓英也成了大家口中的“傻大姐”。

忍受住周遭人的质疑,张晓英自学养殖技术,用辛苦打工积攒下来的8万元钱,将破旧的屋子改造成土元养殖房,买了一批土元幼苗开始试养。第一年,由于没有管理经验,养殖的土元被鸡鸭几乎吃光,以失败告一段落。

再接再厉“傻大姐”终尝甜头

“养殖方法没有问题,只是在经验上有所欠缺。”吸取第一年的失败教训后,张晓英增设了防御设施,并将原有的几十平方米规模扩大到现在的300多平方米。如今,张晓英养殖的土元成虫年产量为1000余斤,加上销售一些虫卵与幼虫,每年能带来近8万元的收入。值得一提的是,土元的幼虫可卖到200多元1斤。

谈到养殖技术,张晓英说,土元养殖其实并不难,不需要多少技巧,关键是建土元养殖房。张晓英领着记者来到养殖房,记者注意到,屋内极为昏暗,顺着手电筒光,记者看到房屋被分割成四排,每排六层,每层为占地1平方米左右的单间,即土元的养殖池。

养殖池内铺着稀松的土壤,不细看,根本瞧不见土元幼虫的影子。张晓英用手轻轻地搅动土壤,如一分硬币大小的土元密密麻麻地跑了出来,一会儿又钻进营养土中消失不见。“土元怕光,白天钻到土里睡觉,天黑了才出来吃东西,吃完了接着睡,生长速度非常快,10个月就可以长成入药。”张晓英说,蔬菜、苞谷粉都是土元的食物,每天只用喂一次。看着土元一天天长大,是她最开心的事。

“养殖房要注意冬暖夏凉,夏季要设通风口,冬季要堵住通风口。”张晓英告诉记者,如今她采用了恒温专用墙体,既不受天气影响,还省下了取暖费用。同时,她把养殖房空间全部利用起来,大大提高了土元的养

殖密度,靠着这种立体养殖技术,土元的饲养面积和产量得到了提高。

循环养殖“傻大姐”信心满满

“现在效益很好,不愁销路,我打算将养殖房扩建到700平方米,产量至少翻一番,纯利润将达到15万元。”谈到未来的计划,张晓英说,土元很少生病,存活率极高,喂养简单,所以她看好土元养殖市场。

“除了养殖土元,我还养了上百只土鸡,搞循环养殖,增加经济效益。”张晓英介绍说,土元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土元蜕、卵壳等都是无任何药害的粗纤维高蛋白,是喂鸡的好饲料。而土鸡的粪便也可喂养土元,这样形成了一条有机循环产业链。

想到今后可观的经济效益,张晓英乐得合不拢嘴。她说,再过段时日,儿子也将回乡同她一起搞养殖,“有了帮手,我有信心把土元养殖发展成为致富产业,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上一篇土元养殖饲养土配制

下一篇土元养殖产业扶贫模式激活贫困家庭

特种养殖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