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海兰褐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5 15:43:57标签: 蛋鸡 蛋鸡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海兰褐蛋鸡是我国褐壳蛋鸡中饲养较多的品种之一,养殖效益好,产蛋性能高,备受养殖户青睐,下面来介绍海兰褐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

海兰褐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

一、海兰褐蛋鸡体的饲养标准

温度、密度、湿度、通风:蛋鸡笼养鸡舍里面的温湿度等方面的管理要根据海兰褐鸡的各个生长阶段来确定:

1、育雏期:0–3日龄33–36℃,湿度60℅以上,以后每周降2–3℃,直到21–25℃。具体操作视季节和鸡的表现而定,看鸡施温。一周龄合理的温湿度对提高成活率至关重要,比较高的温度有利于雏鸡卵黄的吸收和弱鸡的成活复壮,并可以有效的减少鸡白痢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2、育成期:25℃左右较适宜,温度低易引起鼻炎和慢呼病;

3、产蛋期:17–26℃比较适宜,温差5℃以上对鸡群应激较大,超过28℃有明显的喘气现象,夏季养殖户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防治中暑和热应激;秋冬季节养殖户要注意防治温度大幅度下降发生呼吸道病;4.密度:1-2周龄笼养每平方米60只以下;3-4周笼养每平方40只左右;5-6周每平方笼养20-30只;

海兰褐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

二、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的管理

海兰褐壳蛋鸡从一日龄到七周龄这个阶段称作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海兰褐壳蛋鸡育雏前首先要打扫干净育雏室,并通过各种消毒措施消灭残留在育雏室的病源微生物。第一次用的是5%的火碱进行喷洒,第二次消毒用含碘或含氯的消毒液,第三次进行消毒时间相隔在一个星期,使用高锰酸钾进行熏蒸一次。

进雏前一天如果气温比较低就要提前供暖,使鸡笼附近的温度保持在35摄氏度到36摄氏度,然后备齐饲料和饮水创造好清洁温暖的环境就可以接雏了。

1、选择种鸡场

海兰褐壳蛋鸡的种鸡场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我国有专门的祖代鸡场和父母代鸡场,祖代鸡和父母代鸡的质量和纯度对商品海兰褐壳蛋鸡的影响非常大,在选择种鸡场定购雏鸡的时候,我们可以看看种鸡场是否有相关的证明,首先要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原则上说,没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是不允许生产鸡苗的。引种证明是祖代鸡场发给父母代鸡场的一个证明,有利于养鸡户,商品鸡户来选购。

2、挑选雏鸡

根据基因显色原理,蛋黄色的雏鸡是公鸡,褐色的是母雏鸡。挑选雏鸡的时候首先要看雏鸡的精神状态,要挑选绒毛整齐清洁,活泼灵活,眼睛明亮,站立的时候身体平衡,两脚有力的雏鸡,同时还要听雏鸡的叫声是否洪亮清脆。然后用手摸雏鸡腹部的松紧程度,腹部有弹性,脐部收闭良好,没有疤痕,没有畸形,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雏鸡才能算得上是优质的雏鸡。

3、雏鸡防疫

雏鸡挑选好了以后,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要问清楚雏鸡在刚刚孵化之后都对那些疾病进行过防疫。在雏鸡出场之前首先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然后采取机械喷雾的方式对一日龄雏鸡进行了新城疫和球虫病的免疫。采用机械喷雾的方式不需要逐只抓鸡,而且疫苗能直接接触眼,鼻,咽部粘膜,甚至较细的雾滴能进入气管上部,比点眼和滴鼻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4、育雏期间的温度管理

海兰褐壳蛋鸡雏鸡阶段,鸡体本身体温调节功能还不完善,掌握好育雏室里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1到3日龄的雏鸡,室内温度保持在35摄氏度到36摄氏度,4到7日龄,室内温度保持在33摄氏度到34摄氏度,以后每周下降2摄氏度,直到温度稳定在21摄氏度为止。

5、育雏期间的湿度管理

一般养殖户只注意育雏室里的温度,往往使室里的空气很干燥,这也是不行的,刚刚进雏的时候,育雏室里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65%到70%。

6、育雏期间的光照管理

刚出壳的小雏鸡如果没有光照刺激有的雏鸡可能不开食或者不饮水,所以进雏后前三天要保持每天20到23小时的强光照,明亮的光线可以促使雏鸡采食和饮水,直到7天以后逐渐恢复到正常光照。鸡舍里一般使用40到60瓦的灯泡,灯的间距为3米。

7、育雏期间的通风管理

育雏期间的通风也是很重要的,通风能保持育雏室内空气新鲜,不过要把握好通风与保温之间的关系,雏鸡最好从第二日龄开始就要注意通风了,保持育雏室的空气新鲜,要特别注意的就是冬季通风和保温本身就是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要有充分的加热措施以及加热设备。

8、育雏期间的密度管理

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间需要有足够的面积,让每一只雏鸡都有采食和饮水的位置,这对育雏、育成期的质量都有好处。以笼养雏鸡为例,0—4周龄的雏鸡,每平方米可以饲养33只,4—7周龄的雏鸡,每平方米可以饲养24只。

9、育雏期的饮水管理

雏鸡进入鸡舍后,前三天饮水要使用凉开水,水的温度保持在10摄氏度到21摄氏度,水中还可以使用2%到5%的葡萄糖,10天之内,每50只雏鸡提供一个1公升的饮水器,10天以后最好给雏鸡更换乳头式饮水器,更换乳头式饮水器后,可以减少喂水的劳动量,对雏鸡自由饮水也有好处。

10、育雏期间的饲料管理

雏鸡出壳后体重增长速度非常快,出生2周龄的时候比刚出生增重两倍,6周龄时是出生时的10倍,而且雏鸡羽毛生长快,3周龄时羽毛占体重的4%,4周龄时羽毛占体重的7%,根据雏鸡的这些特点,在育雏阶段,对蛋白质饲料要求比较高。0—6周龄饲料配方:玉米61.7%,豆粕30%,鱼粉5%,骨粉2.5%,食盐0.35%,饲料添加剂0.15%,氨基酸0.2%,胆碱0.1%,每100千克饲料添加多维素10克左右。6—7周龄的饲料配方:玉米70.7%,豆粕22%,鱼粉4%,骨粉2.5%,食盐0.35%,饲料添加剂0.15%,氨基酸0.2%,胆碱0.1%,每100千克饲料添加多维素10克左右。另外雏鸡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全,嗉囊和鸡胃容量小,储存食物有限,所以饲喂雏鸡的时候要少喂勤喂才能达到科学养殖的目的,可以采取每三个小时喂一次,日夜不间断的饲喂。

海兰褐壳蛋鸡育雏期间仍然要做好卫生和消毒的工作,这些工作和其它蛋鸡的养殖基本上是一样的。

海兰褐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

三、海兰褐壳蛋鸡育成期的管理

海兰褐壳蛋鸡从7周龄到18周龄或者20周龄这个阶段称为海兰褐壳蛋鸡育成期,这段时间海兰褐壳蛋鸡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和较强的生命活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强。

1、育成期间的温湿度,通风管理

育成期间鸡舍里的温度不象育雏期间要求的那么高了,一般保持在18摄氏度到23摄氏度之间,鸡舍里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到70%。育成期间鸡舍里要做好通风工作,通风的目的在于调节鸡舍的温度,降低湿度,排除鸡舍里的有害气体。比如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其中氨气浓度不能超过25ppm,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超过1500ppm,硫化氢浓度不能超过10ppm。

2、育成期的密度管理

随着鸡体形增大,到了育成期间,要调整鸡群的密度。以笼养鸡为例,7—10周龄,每平方米24只的海兰褐壳蛋鸡,10—20周龄每平方米14—16只海兰褐壳蛋鸡。调整密度的时候还要根据鸡的体重分笼饲养,尤其对于体重比较小的鸡,分群之后要加强饲养管理,从而保持整个鸡群的均匀度。海兰褐壳蛋鸡的体重标准,7周龄的时候体重应达到590克,15周龄的时候体重应达到1340克,18—20周龄的时候体重应达到1550克。

3、育成期间的饲料配给

海兰褐壳蛋鸡育成期间要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防止鸡群过胖造成脂肪积累。7—15周龄饲料配方:玉米70.8%,豆粕19%,鱼粉2%,骨粉2.5%,麸皮5%,食盐0.35%,饲料添加剂0.15%,氨基酸0.1%,胆碱0.1%,每100千克饲料添加多维素10克左右。15周龄以后需要再次调整饲料配方,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让蛋鸡在开产前骨骼中的钙得到最大限度的沉积。15—18周龄饲料配方:玉米64.3%,豆粕17%,鱼粉2%,骨粉2.5%,麸皮10%,贝壳粉3.5%,食盐0.35%,饲料添加剂0.15%,氨基酸0.1%,胆碱0.1%,每100千克饲料添加多维素10克。在整个育成期一般每天饲喂3—4次,如果发现鸡群体重超标,可以适当减少饲喂次数的办法来控制鸡群的体重。

4、育成期间的光照管理

先说一说光照对蛋鸡产蛋的影响,光在蛋鸡育成期间起到一个重要的作用,当光波通过鸡的眼睛传到脑下垂体,促使性腺产生和分泌激素,鸡的卵巢等生殖器官开始发育,也就是说育成期间光的强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鸡的性成熟期也就是产蛋期来的就越早。

在育成期光照会影响鸡的性成熟,如果光照的时间过长,强度过高,鸡就会早熟早产蛋。有人可能会觉得产蛋早不是好事吗?产蛋过早还真不是好事,因为产蛋过早,鸡的骨骼还没有发育完整,对蛋鸡的身体是有害的,虽然产蛋早了,但是产蛋高峰期短,没有后劲。正常情况下每天只要保持11个小时的光照,蛋鸡长到五月龄开始产蛋。

海兰褐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

四、海兰褐壳蛋鸡产蛋期的管理

海兰褐壳蛋鸡18—20周龄以后就进入了产蛋期的管理,大约146天左右就有50%的蛋鸡开始产蛋了,这个时期的任务是创造好舒适的环境,充分发挥蛋鸡的遗传潜力。

1、产蛋期间的温湿度、通风管理

海兰褐壳蛋鸡产蛋期间的温湿度管理和通风管理和育成期基本上是一样的,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控制在18—摄氏度到23摄氏度,相对湿度保持在60%到70%。

2、产蛋期要求稳定的环境和良好的营养

从青年期进入产蛋初期要根据发育情况调节营养,要注意适当的补充蛋白质,钙磷等产蛋需要的营养物质,高峰期产蛋率应达到96%左右,以上产蛋率应维持5个月以上。日常饲喂坚持匀料和净槽,确保鸡吃得均匀新鲜。夏季注意通风降温,可有效减少热应激造成的采食下降与死亡。产蛋初期发生疾病可能引起产蛋机能的严重损害。重点防制新城疫、传支、禽流感、传喉等病毒病,鼻炎、慢呼、大肠杆菌病、坏死性肠炎等细菌病;

上一篇罗曼蛋鸡饲养管理

下一篇散养蛋鸡1000只成本利润是多少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