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鳜鱼人工养殖及越冬技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5 20:46:40标签: 桂鱼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鳜鱼人工养殖及越冬技术


  近几年,在鄱阳湖周边地区人工养殖鳜鱼越来越多,九江市以永修县养殖鳜鱼的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经验及技术也较丰富和成熟。本文总结了一些鳜鱼人工养殖和防寒技术措施,供大家探讨。

  一、养殖设施的准备

  鳜鱼人工养殖方式多种多样,永修县则以网箱和池塘养殖为主。

  1.网箱的制备和放置:用聚乙烯网片制成4m×3m×4m的网片,敞口或加盖视养殖环境和需要而定,采用框架浮动式。

  网箱放置于湖泊和水库等大水面,避开风口,主流水道和主航道,最好是有微流水的地方。每8 个~10个网箱排成一排,每排相距15m~20m。

  要求水质清新,pH在6.8~7.8;溶解氧在7.5mg/L以上;透明度在1.0m 以上。

  2.池塘:每池面积8亩~10亩,淤泥厚度在15cm以内,池深2.5m以上,要求水质pH7.0~7.8,溶解氧在4.5mg/L以上,透明度在40cm左右;池塘须整修,清淤,暴晒。在鱼种放养前一周,每亩用生石灰75kg消毒。每池配一台3kW的增氧机。

  近年来,为改善池塘水质,许多养殖户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因此要提前备好所需的各类制剂。

  二、鱼种放养

  人工养殖鳜鱼以养斑鳜效益最好,养翘嘴鳜次之。

  1.网箱,鱼种放养前20天左右将网箱置于水中,让一些藻类附生在网箱上,以免擦伤鱼体。3月份~4月份每平方米放50g左右的鳜鱼冬片25 尾~30尾。

  2.池塘,每亩放8cm~10cm或50g左右的鳜鱼种800尾~1000尾。进排水口用80目的网片扎紧,过滤掉有害生物。以上鱼种要求规格一致,鳞片完整,无伤病。在放养前用4%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5分钟。

  三、饲养管理。

  (一)饵料鱼的培养,有充足,适口的饵料鱼是鳜鱼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要按1比3的比例配备饵料鱼培育池,前期主要是培育草、鲂鱼苗,中后期培育鲤、鲫鱼苗。鱼苗的放养密度为40万尾/亩~50万尾/亩,确保饵料鱼体长不超过鳜鱼的三分之一。

  (二)投喂及日常管理: 1.网箱养殖的鳜鱼应先行驯化,用小活鱼虾驯养20天~30天,后投喂小野杂鱼或培育的饵料鱼。5月~10 月是鳜鱼生长的旺盛期,每天投喂一次;11月到次年1月,每月喂3 次~5次;每次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 5%~12%,看天气,水温及摄食情况来确定投饵量。每天要巡箱,每15天洗箱一次。

  水质管理也是关键措施之一,在4 月~6月和11月~12月,每15天用漂白粉泼洒一次,每20天用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泼洒一次。7月~10 月,每隔7天~10天,用漂白粉,“双硫”合剂,生石灰轮流使用一次,保证有良好的水质,防治鱼病。

  2.池塘养殖,前期每日投喂量为鱼种总重的15%,尔后逐渐降到8% 左右;一般每次投喂饵料鱼在6万尾/亩~7万尾/亩。

  每隔3天~4天,向池中注入新水,长年保持水深在1.5m~2.0m;定期使用生石灰和“双硫”合剂改善水质和防治鱼病。天气闷热,阴雨期间要适时开启增氧机。

  为更好地改善和调控水质,应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每半月使用一次 EM制剂,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要在晴天上午,或施过消毒杀菌药物4天~5天后才用,水温10 度以下不用。

  四、防冻抗寒措施

  近几年来,天气变化异常,冬季水温下降快,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极端低温天气时常出现,给人工养殖的鳜鱼安全越冬造成很大危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寒冻带来大的损失。

  1.越冬前,将养成达到规格的鳜鱼及时捕捞上市。

  2.仔细检查网箱和池塘,防止漏逃发生。

  3.稀放深养:越冬前,最好将鳜鱼按规格大小分箱或分池稀养,以减小越冬的密度。并将网箱移至深水区;池塘中的老水换掉二分之一,加入新水至2.2m左右,以保持水温不至太低。

  4.除雪破冰,要及时清除箱,池内的积雪;如有结冰,一定要尽快破冰,以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溶氧,这点非常重要。

  5.防冻防病,冬季操作要轻缓,别碰伤鱼体,以防止发生鱼病。可用 0.1ppm的高锰酸钾或1ppm的漂白

上一篇鳜鱼养殖常见病暴发性病毒病防治技术

下一篇翘嘴鳜与斑鳜杂交的人工繁育技术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