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梭鱼急性出血病分析及防治措施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5 17:48:31标签: 梭鱼 梭鱼疾病防治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渔业 > 手机阅读

疾病高发期及流行症状:理论上梭鱼的急性出血病发病时间在4~11月,水温在9~36℃时均可发生,但在梭鱼养殖中以夏至到冬至为主,且立秋后较为高发,此病易与肝胆综合症混淆,病鱼前期出现口腔、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症状,背部从头到背鳍发黑,肠道内有少量食物,后期充血症状加剧,眼突出,肝肾肿大,部分病鱼腹部膨胀、腹腔内有腹水,整个背部发黑,鳃丝肿大发紫,严重时出现烂鳃、白鳃症状。

简易诊断方法:梭鱼急性出血病一般分为:潜伏期、急性期和发病期,在养殖过程中非常难以实现通过免疫学来诊断疾病,大多数养殖户只有发现死鱼了才知道,而此时梭鱼急性出血病已经进入了发病期,对梭鱼养殖已经构成了危害。潜伏期一般是4~10天,梭鱼无明显症状,摄食、活动均正常,潜伏期的长短因水温的高低而不同,水温越高潜伏期越短,反之则较长,此阶段基本无法判断是否感染。急性期一般为1~2天,病鱼停止摄食,背部颜色明显变深,出现离群独游。经解解剖可见皮下肌肉点状或块状出血,肝出现灰白色或局部充血,脾、肾肿大并伴有轻微出血,胆囊颜色较深,因病毒毒株不同也有部分胆囊颜色变浅,易与肝胆综合症混淆。发病期长短不一,短则2~3天,最长可达15天以上,在此期间,病鱼出现眼突出、急性脏器出血等症状,同时开始大批量死亡。

防治措施:鱼急性出血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可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

1、改良底部环境,定期交叉使用聚铁类、过硫酸氢钾类和中药添加的底改产品。

2、水环境消毒,每半个月使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溶液消毒,鱼虾混养池塘建议使用聚维酮碘溶液,且用药要避开虾类集中蜕壳期。

3、科学饲养管理,定点、定时、定量投喂正规厂家的饲料,提高鱼的机体抗病能力,不可过量投喂饲料,保持优良水质。

4、解除水体毒素,定期使用正规厂家的有机酸类解毒产品,解除藻类代谢死亡产生的毒素以及日常进水的农残、重金属离子等毒素。

治疗措施:根据对发生病害池塘的调查分析与大量实践,对梭鱼急性出血病治疗,我们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拌饵投喂,使用维生素K3粉500g+三黄粉500g+板蓝根500g+保肝利胆500g与80kg饲料均匀搅拌制成药饵,每日下午投喂,药饵量根据平时投喂量的80%投喂。发病期间禁止使用各类抗生素,因为大多数抗生素会产生肝肾毒素,增加病鱼肝肾负担,加剧死亡。

2、外用消毒,使用大黄、黄柏、黄芩中药萃取液与活性聚维酮碘溶液复配制成中药活性碘,每亩使用500g,每日一次,连用两次。

3、改善病鱼生存环境,每亩使用1kg聚铁类或过硫酸氢钾类底改,改善底质,在病情得到控制时,每亩使用1Kg乳酸菌原液,每周一次,直至痊愈。

梭鱼急性出血病危害大,传播快,发病急,诊断难,治愈慢,对梭鱼养殖能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当遇到病害时切忌病急乱投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上一篇银鱼的做法大全

下一篇一船打上三千斤大梭鱼

渔业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