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一女子吃黄鱼时被卡喉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5 19:54:23标签: 黄鱼 黄鱼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渔业 > 手机阅读

黄鱼

市民闻女士吃黄鱼时,感觉喉咙有异物,以为是误吞鱼刺了,难受了一晚上,第二天去医院请医生帮忙取出,才发现卡住的不是鱼刺,竟是一段钢丝。

医生表示,吃饭时细嚼慢咽可降低被卡的风险,一旦误吞异物,要尽快就医。

吃鱼被卡

吞饭喝醋都不管用

闻女士今年50岁,9月16日中午,她的午餐里有一道红烧黄鱼。吃了几块鱼肉后,闻女士发觉喉咙里有异物。

“黄鱼的特点就是刺少肉多,大块的蒜瓣肉,我们扬州人特别喜爱。哪晓得才吃了几块,就被卡到了,我真是哭笑不得。”闻女士介绍,发觉被卡后,她随即采用土方法,吞下几口米饭,试图将鱼刺带下去,但是没起作用,接着又尝试吞咽大团蔬菜,用力咳嗽,甚至喝了不少醋,都没有能把鱼刺咽下去。

闻女士立即去医院就诊。然而经过检查,医生并没有发现鱼刺的踪影,认为可能是食管被划伤产生了异物感,而鱼刺本身已经被吞咽下去了。

当晚,闻女士辗转难眠。“一开始不怎么疼,但是不自觉地做吞咽动作,根本停不下来,后来除了异物感,还疼起来了。”闻女士介绍,困的时候想睡觉,刚眯上眼,鱼刺就把她惊醒,“这回终于知道,成语‘如鲠在喉’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取出一看

不是鱼刺竟是钢丝

昨天一早,闻女士赶到扬州友好医院就诊,医生了解情况后,建议做胃镜检查。

“我们在患者的食管中端后壁,发现一根长约2厘米的弯曲异物,看起来像是连续缝合留下的瘢痕。”友好医院功能科主任潘金泉介绍,异物嵌挂在食管壁上,和食管的走向平行,这也是闻女士能够忍受一晚上的原因,如果异物横在食管里,造成的反应会更大,令人难以忍受。

潘金泉用胃镜上面的活检钳夹住异物取出,令人惊讶的是,取出来的不是鱼刺,而是一段钢丝。

“从形状上看,像是从老百姓日常用来洗锅刷碗的钢丝球上脱落下来的一小段,但是这段金属丝质地比较硬,没有弹性,和一般见到的钢丝球又有不同。” 

潘金泉介绍,现场的医护人员有的猜是钢丝球质量不稳定造成的,有的猜是捕鱼用具的碎片遗留在鱼体里面的,最终也没有准确的说法。

医生提醒

细嚼慢咽可降低风险

“吃饭时误吞鱼刺时有发生,对此网上已经有很多‘解决方案’:有的建议慢慢咀嚼橙子皮,有的建议吃维生素C1,还有建议喝鸭子的口水的。我分析吃橙子皮、维生素C1可能和喝醋是一个道理,它们是酸性的,有网友认为可以软化鱼刺;而喝鸭子口水,可能是因为鸭子常吃小鱼却不会被卡,以为鸭子口水能够化解鱼刺。这些‘方案’都是不靠谱的。”潘金泉介绍,发现被鱼刺卡住后,最好尽快去医院取出来,时间拖得越久,对消化道造成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极端情况下,鱼刺会刺破食道,造成胸腔感染,有的甚至刺入邻近的心脏主动脉,造成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扬州人喜爱吃盐水鹅,盐水鹅在斩剁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小而锋利的碎骨头,不慎吞下也会造成消化道的损伤,今年已经发生多起。由于鹅骨比较硬,造成的损伤比鱼刺要更严重,因此一旦发现误吞鹅骨被卡住了,不要心存幻想,要立即就医。”

那么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误吞这些危险的鱼刺、碎骨头呢?有没有更家常的解决方法?潘金泉介绍,西方人喜欢吃没有小刺的鱼肉,食用禽肉时也是剔骨的,出现被卡住的情况比较少,但是这些不符合我国的国情。目前来说,唯有吃饭时细嚼慢咽,可以降低被卡的风险。潘金泉表示。

上一篇美味小黄鱼快到碗里来

下一篇青岛:200万尾黄鱼苗游进网箱

渔业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