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养鸡场场长种草莓与众不同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3 18:03:51标签: 草莓 草莓市场分析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水果种植 > 手机阅读

草莓

2013年4月1日,记者前往北京市昌平区调查当地的天价草莓。这里是北京市昌平区草莓种植基地,400元一斤的草莓就产在这里,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在这里采摘普通草莓的顾客。

北京市民:没尝过,要是让我们免费品尝一下,要是觉得特别好吃,没准会考虑。

记者 刘青青:400元一斤你也会考虑?

北京市民:考虑买一两颗呗。

法国游客:反正如果好的话为什么不呢?

记者 刘青青:你觉得你能接受(400元一斤)?

法国游客:我是不会买的。

北京市民:我们肯定不会买的,我觉得400多元(一斤),这个有点炒作了。

400元一斤的草莓是人为炒作还是真能卖这个价钱?带着疑问记者又采访了当地几家大型草莓园的老板和农业部门的负责人。

草莓园董事长 夏永东:我刚开始感觉这个四五百元一斤,这个不成,价格太高了,不过呢,我一看他的草莓的品质,感觉还是物有所值。

草莓园董事长 董正茂:看他的产品,让我感觉一宿睡不着觉。感觉追不上人家。

草莓园董事长 王玉柱:(他的草莓)卖1580元一盒(4斤)应该来说呢他不光代表他自己,也代表了昌平草莓的最高境界。

北京市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王立府:现在来说,不仅是昌平一些企业,北京的一些企业,全国的不少草莓园纷纷到他的草莓园参观是吧?对推动昌平区的草莓乃至北京市全国的草莓都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

他就是李伟斌,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给来采摘的人介绍他的两种都卖到400元一斤的草莓。

李伟斌:他这个心儿,是红的,是红的,他的口味呢,比较浓郁一点。这个果肉呢,是跟珍珠一样的嫩白,特别细腻,特别润白,你吃完在嘴里边留的香气,特别持久。

被李伟斌卖到400元一斤的草莓占他全部草莓产量的三分之一。2009年李伟斌开始创业时手中只有50万元,而只用了3年时间,他就打造了一个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的草莓种植园。

李伟斌今年61岁,黑龙江人,1983年来到北京,是中国农垦集团下属的一家养鸡场场长。2005年,他所在的公司破产。2009年,闲了一阵子的他看到了草莓的商机。

李伟斌:在水果里,它是正好是所有的水果都没有的情况下,没有鲜果的时候,它开始出现了,它填补了整个冬季的空白。特别是靠着北京市经济圈呢,是吧,大家来采摘来,这个时候什么样的果都没有,它呢,从经济效益上讲是最合算的。

2009年,李伟斌和弟弟李伟欣一起投资50万元承包了30亩地,建起了8栋这样的大棚,每栋大棚占地480平方米。

李伟斌的弟弟 李伟欣:初衷干这个玩意也不想挣多少钱了,就是说岁数大了,有自己一片天地,够吃够喝就得了。

李伟斌:就觉得不赔本是吧,就行,不能赔本,因为有人家有好多这个搞草莓的,人家当年就收回成本了。

然而,让李伟斌兄弟俩没想到的是,第一年他们种出的草莓5元一斤都卖不出去。投资50万元,收入只有9万元,还不如种普通蔬菜挣钱。

李伟斌的弟弟 李伟欣:8个棚总的销售额9万元,还不如说种黄瓜、西红柿挣钱。

李伟斌:赔的很惨。

记者 刘青青:当时什么情况?

李伟斌:当时就给小贩,往哪卖?就是说摆摊,是吧,都卖不动。

第一年创业倒赔40万,这让李伟斌想到以前当养鸡场场长时,行业内经常有小养鸡户赚钱,大养鸡场却赔钱的现象。

李伟斌:养殖户呢就两口子或者兄弟姐妹,几个人啥都没有,人家成本比你低多了,所以国营的大鸡场全部倒闭了,从那我就吸取教训,如果说你跟农民种一样的品种,一样的种植模式,一样的就是为了省钱走大众化的道路,你就赔死了。

2010年,李伟斌想引进新品种,走高端路线。此时他看上一个人,想跟那个人合作种草莓。而那个人提出,自己只提供技术,其他由李伟斌负责,利润对半分,同时每个月还要给他两万元,这个苛刻的条件让弟弟很不满。

李伟斌的弟弟 李伟欣:我说咱们还投入这么多,他没有投入获得这么多,觉得不合适。

李伟斌:我就觉得用他是最合适的,而且呢保证合作的很好。

李伟斌不顾家人反对,把家里的房子抵押借了200万,全部身家压在那个人身上。

李伟斌:没了就在园子里住,城里反正也不回去了。

李伟斌看上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又能给李伟斌带来多大变化?

草莓园老板 董正茂:天翻地覆,做的非常好。

记者 刘青青:就那一年的变化么?

草莓园董事长 董正茂:就那一年的变化后来我也到他那去学习过,确实长了很多见识。

李伟斌草莓园经理 陈秀桥:棚里的果销售一空,基本上棚里没有红果,红一个摘一个,采摘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到周六周日特别多。

草莓园老板 夏永东:我都没想到,我原来,我得说一句我应该刚开始我发展比他早,完了他的发展速度比我又快了。

他叫铃木薰,是日本人,在日本种了三十多年的草莓,就是他帮李伟斌一年时间扭转局面。在合作中,李伟斌的行动力也让铃木薰很佩服。

铃木薰:每一件跟李伟斌说的事情,他都会立即执行,而且完成的特别好。

除了从日本引进了新技术,记者在采访时注意到在草莓大棚里还种了许多蒜。李伟斌为什么要在草莓大棚中种这么多蒜呢?

李伟斌:这个一你闻闻这个蒜味。

记者 刘青青:很浓的蒜味。

李伟斌:驱虫,杀菌。是吧,这个味就能把这个虫子都薰走。

种蒜可以让草莓不打农药,可这样种出来草莓跟不种蒜的大棚里的草莓有什么不同?记者采访了几个来这儿采摘草莓的人。

记者 刘青青:有什么区别么?大概。

北京市民:我觉得挺甜的,入口比较甜一点,香吧,香一些。

北京市民:我觉得这里的草莓就是口感很好,感觉是自然成熟。

2010年,李伟斌又新建了8栋大棚,一共16栋大棚出产草莓两万多斤。此时,他的草莓卖到50多元一斤还供不应求。比一年前草莓价格翻了10倍,一年时间李伟斌净赚90多万元。

李伟斌的朋友 胡翻译:非常高兴,虽然说前面很苦,有一张照片我给他拍的,抱着这个草莓抱着,笑的非常高兴。

李伟斌:简直太高兴了,总算跟自己养活一个儿子似的,出生了,而且特别好,这一炮就打响了。

铃木薰的加入让李伟斌一年时间就翻了身,可他当初怎么就一下就看上日本人铃木呢?

李伟斌:实践丰富的人,你看袁隆平,天天蹲在稻田地里头,去观察去弄,他就能培育出这个东西,你这个习主席讲空谈误国,是吧,你这个光讲理论,我的工人不不懂理论,他就讲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做,是吧我们因为这不是研究机关。

到2010年10月,李伟斌种出草莓的品质已经得到消费者认可。记者采访时发现,李伟斌却改变了传统草莓的销售模式,给自己的草莓定价400元一斤,价格一出,吓跑了很多来买草莓的消费者。

北京市民:看他一排大棚门口这个大棚门口都写着400元一斤,我们就一个个的往前看,发现看了一溜都是400元1斤,给我吓得我就回去了。

草莓园老板:我干这么多年也没听说四五百元一斤草莓,那时候(草莓)可不是四五十一斤。

李伟斌以果形大小给自己的草莓分三级,一级果最大400元一斤,二级果其次300多元一斤,三级果最小50到100元一斤主要供采摘。这么贵的草莓他能卖的出去么?

李伟斌:(中国)香港,草莓是这个价位,日本有些草莓是这样,中国也必须得有这个价位的东西,是吧,咱们做的肯定,咱们做的不比他们差。

李伟斌对自己的草莓很有信心,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草莓有个及其影响销售的特性。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香屯村草莓种植户 汪迅美:你稍微按一下,他就成为这个样子,你没辙,所以到那去,我送过那个北京国际俱乐部,我送过去,他完了以后他说这个不能吃,那怎么办,没法送啊,我这个东西,是不是,我说你要摘,你就到我这里来摘。

草莓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上一篇荔枝龙眼地偏要遍种菠萝蜜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水果种植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