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提高小龙虾养殖效益的关键五项措施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0 00:49:37标签: 龙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淡水小龙虾,因其外观艳丽, 肉味鲜美,正日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小龙虾的市场价格节节攀升,且数量供不应求。从事小龙虾养殖的人,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但小龙虾养殖者的效益却是千差万别。笔者根据近几年从事小龙虾养殖的体会,将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小龙虾养殖:小龙虾夏季养殖管理五技巧

一、苗种自繁自育

由于小龙虾的繁殖习性比较特殊,繁殖的大部分过程基本上在洞内完成,加上怀卵量少和抱仔习性,从而限制了小龙虾苗种的规模化生产。目前,人工养殖的小龙虾苗种主要是通过商贩从捕捞户处收购获得。外购小龙虾苗种的行为存在以下缺点:

①数量、规格难以保障。影响放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成活率难以保障,常出现外购的龙虾苗种在短时间内全部死亡的现象。

③价格贵。笔者当地的小龙虾苗种,在2007年放养高峰时期,涨到25元/Kg。这么高的价格,加上可能较高的死亡率,养殖者还要投入饲料、塘租、人工、水电费等,哪里还赚得到钱呢?而实行苗种自繁自育,不仅苗种费用低,而且苗种规格、数量、成活率都有保障,有利于放养计划的顺利实施。现将苗种自繁自育技术总结如下:

提高小龙虾养殖效益的关键五项措施

1、亲虾选择

亲虾直接从养殖池塘或天然水域捕捞的成虾中挑选。时问7~9月为宜。雌雄比例2:1~3:1。雌雄鉴别方法:雄虾螯足粗大,腹部有钙化的管状交接器;雌虾螯足较小,腹部无交接器。选择亲虾的标准:1)颜色暗红或黑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异物。2)附肢齐全,无损伤,弹跳力强。3)个体适中。体重30g左右,雄虾略大于雌虾。亲虾个体太大,繁殖死亡率高,个体太小,则繁殖力不强。

2、繁殖方式

根据来年成虾设计产量来确定亲虾的放养数量。一般的亲虾个体,按每尾亲虾平均产仔虾100尾计算出苗量。1)半人工繁殖。池塘面积667~3333㎡(1-5亩),坡比1:2,水深1米左右,四周设置防逃设施。清整、消毒、除野、移植水草后,于7-9月间每667㎡水面投放亲虾100Kg左右。亲虾投放后,保持良好的水质。投喂螺蚌肉、杂鱼、颗粒饲料等,强化喂养,促进龙虾性腺的发育成熟。当年秋季,即可孵出一部分幼虾,此时应及时增投鱼糜、豆粕等幼虾适口饲料。越冬期间,要注意保持水位稳定,增加水草等隐蔽物供幼虾藏身越冬。来年春季,当池中亲虾大部分孵幼结束时,用大眼地笼及时捕捉繁殖完毕的亲虾出售。2)人工增殖。对于面积较大的水面,可投放亲虾让其自繁自育自养。清整、消毒、除野、移植水草后,每667㎡投放亲虾25Kg左右,投喂新鲜杂鱼碎块、螺蚌肉等进行强化培育,任其自然繁殖。冬季保持水深1米,并保持水位稳定,以利亲虾和幼虾越冬。到来年春天,水温上升到10℃时,龙虾开始摄食,可适量投喂。当水温升到15℃时,要增加投喂鱼糜、豆粕等幼虾适口饲料,并可用大眼地笼捕捞已繁殖过的亲虾出售。

3、苗种培育

可选用土池或水泥池培育,面积以不超过3333㎡(5亩)为宜,水深0.8~1m。消毒、除野、施肥、移植水草后,即可放苗,每667㎡放20万~30万尾,投喂鱼糜或虾蟹苗种饲料,以傍晚投喂为主,全池遍撒。保持水质良好。经过15~2O天的培育,虾苗可长到3厘米左右,此时的虾苗可作为成虾养殖的苗种。

相关阅读:龙虾繁殖育苗 龙虾疾病防治

二、移植水草

1、水草在龙虾养殖中的作用

①水草在天然水域中是小龙虾的主要饲料。天然水域中的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浮萍、伊乐藻等,均是小龙虾喜食的水草品种。在小龙虾生长旺季的6~7月份,笔者曾观察到放在网箱中的小龙虾,每昼夜每千克体重的小龙虾可以吃掉2Kg重的水草。以草养虾,可以显著地节约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②水草可以为小龙虾提供小鱼、小虾、昆虫、螺蛳等丰富的动物性饲料。

③水草是小龙虾栖息、藏身、蜕壳的优良场所。

④水草能净化水质,稳定PH值,为小龙虾创造出适宜的生长环境。

⑤高温季节,水草可为小龙虾遮荫、降温。

2、水草的移植

在现有的水草品种中,由于伊乐藻具有发芽早、生长快、容易栽植的特点,故其成为目前虾蟹养殖中水草栽植的主要品种。但伊乐藻不耐高温,盛夏季节,伊乐藻容易浮出水面,被太阳曝晒后死亡腐烂,故还须根据需要,适量移植水花生等耐高温品种。移植方法:冬春季节,养殖水面经过清整、消毒、除野、施肥后,即可移植水草。池水保持10~20厘米深度,以伊乐藻为主,切茎分段栽插,行间距1m×1m,适当留出3~5米的空白带,使水面形成“十”或“井”字形的无草区,便于龙虾活动。水草的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70%左右。高温季节来临时,伊乐藻等水草可被小龙虾基本上吃完,此时从外河移入水花生,并用竹竿、绳索将其固定,使水花生在水面上呈条块状分布。水花生面积占总面积的40%左右。水草管理:春季,为防止水草被小龙虾很快吃完,要适当投喂饲料,并随着伊乐藻的生长逐渐加高水位,加水以浸没水草顶端10厘米左右为宜,以促进伊乐藻的快速生长。5月份,如果伊乐藻生长过于旺盛,可适当减少饲料的投喂量,迫使龙虾多吃草。必要时,采取刈割措施,割去水草上部20~30厘米,以促进伊乐藻新的根系、茎叶的生长,防止其高温期上浮腐烂。

三、适时销售

1、即时起捕“红头”龙虾上市销售

“红头” 即“红壳” 的意思。处于生长阶段的小龙虾,体色青灰,老百姓称“青头”。“青头”蜕壳频繁,增长增重较快。 “青头”经过多次蜕壳生长,体色逐渐由青变红, “青头”变成“红头” 。“红头”小龙虾生理上已达性成熟,生长缓慢,若继续留塘饲养,则白白消耗饲料,且与“青头”争氧,争空间。此时,可用地笼网等工具,及时将其起捕上市,为“青头”生长省下饲料,让出空间。

2、抓住市场空缺机会,及时起捕销售

笔者当地的龙虾市场,出现货少价高现象的时间为每年的4~6月中旬,这段时间,一般规格的小龙虾市场价格在10元/500g以上,大规格的小龙虾价格更高。为提高小龙虾养殖效益,此时,无论是“青头”还是“红头” ,只要其达到上市规格,就全部起捕上市。否则,小龙虾将出现“长肉不长价钱” 的现象。由于错过了市场行情,尽管小龙虾产量增加了,但产值却下降了,同时,还要浪费更多的饲料等成本投入。

四、淘汰“懒虾”

目前,小龙虾繁殖方式以人工增殖为主,即亲虾一次放养,祖孙几代同塘,世代更替使用,不再另投亲虾。导致所养水面中的龙虾规格一年比一年小,且病害一年比一年严重。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近亲繁殖严重,导致小龙虾的抗逆性下降,病害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采取的是一次放种,多次轮捕上市,每次捕捞时总是把大规格的龙虾挑出上市销售,小规格的龙虾回塘再养。这样做导致了那些生长速度快的、规格大的总是被早早起捕上市,而那些生长速度慢的、规格小的品种总是被留塘养殖。这样恶性循环,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发生,即龙虾的规格越来越小,病害越来越多。对策主要有3条:

1、彻底淘汰“懒虾” , 即淘汰本地群众常说的“旱虾” ,这种虾个体小,体色红黑,体表脏,繁殖力低下,且病害严重,无养殖意义。养殖过程中,只要发现此虾,应即时将其捕出。

2、实行人工增养殖的水面,养殖小龙虾2~3年后,彻底清塘,将上年遗留的小龙虾彻底毒死,以防止“懒虾” 留塘繁殖,待清塘药性消失后,重新引种,开始新一轮的养殖。也可以改养其它品种,如养鱼或养蟹,实行“换茬”养殖。

3、配套一定面积的小塘口,挑选优质亲虾,专门培育小龙虾苗种,彻底杜绝“懒虾”出现。

五、合理混养

为充分利用养殖时间、空间,可因地制宜在龙虾养殖水体中混养其他品种。

1、混养河蟹

上半年以小龙虾为主,下半年以河蟹为主。技术要点:

①冬季清塘时,选用茶籽饼、清塘净等对虾、蟹低毒的药物清塘。不可用敌杀死、速灭杀丁等药物清塘。

②蟹种规格以140~240只/Kg为宜,不可选用豆蟹。于3月10日之前放养。河蟹每亩放养量根据养殖条件灵活掌握。

③6月底7月初,必须把小龙虾全部起捕上市。让出时间、空间主养河蟹,否则,影响河蟹养殖效益。

④同时每667 m 可搭配规格20尾/Kg的花鲢、白鲢鱼种30~50尾。不可搭配鳜、黄颡鱼,否则降低小龙虾产量。亦不可搭配过多的鲫,否则降低河蟹产量。

⑤下半年以河蟹养殖为主,进行日常管理。

2、混养成鱼或鱼种

上半年以小龙虾为主,下半年以鱼为主。技术要点:

①冬季清塘时,选用茶籽饼、清塘净等对小龙虾低毒的药物清塘。

根据设计的成鱼或鱼种出塘规格、产量等来决定鱼种放养的品种、数量、规格。混养成鱼者,以花鲢、白鲢、鲂、鲫为主,不可放养鲤、草鱼。鱼种于清塘消毒后放养。混养鱼种以白鲢、花鲢、鲫鱼、草鱼为主,于5月底6月初放养夏花。

③6月底之前,将小龙虾起捕销售结束,下半年转入成鱼或鱼种培育工作。日常管理,以鱼为主,兼顾小龙虾。

上一篇稻田养殖小龙虾三优点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