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预期与实际收获差距大?原因在哪?怎么解决?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0 04:48:31标签: 泥鳅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  养泥鳅,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泥鳅苗放下池塘好好的,养殖一段时间后感觉泥鳅好象变少了,到收获时才发现,池塘的泥鳅数量少了许多,导致产量非常低。这是怎么回事呢?养殖过程中没有发现泥鳅死亡,没有涨水、漏水逃跑现象,更没有被盗情况,这是为什么呀!

  泥鳅养殖:泥鳅饲料的选择和投喂方式预期与实际收获差距大?原因在哪?怎么解决?  遇到这种情况,许多新手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开始怀疑泥鳅根本就养不好。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新手不容易查觉,这是泥鳅的天敌,虫害和鸟害造成的。虫害主要是蜻蜓幼虫、水蜈蚣等,鸟害主要是夜鹭和白鹭。  一、防虫害  泥鳅苗下塘前,池塘应彻底进行清塘处理,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75公斤兑水,趁热全塘泼洒,隔一天逐步加深水位,及时采用氨基酸培水膏、生物肥等培水。经过5~6天的培水,泥鳅苗即可适时下塘,在蜻蜓活跃的季节会发现其在水面点水产卵,快的几天就可以孵化出幼虫,当发现有幼虫出现则应及时驱杀,若此时泥鳅苗未达3厘米规格,可用吡虫啉兑水泼洒,泥鳅苗达3厘米以上,则可用蜻蜓克星泼洒。当泥鳅苗体长达6厘米以上时,就可抵御虫害了。预期与实际收获差距大?原因在哪?怎么解决?  二、防鸟害  鸟害危害较大的是夜鹭和白鹭,特别是夜鹭晚上出没,不仔细根本发现不了,而且一只夜鹭或白鹭一天可以吃掉20条左右的泥鳅。养殖户采用放鞭炮、拉驱鸟带等方法,效果均不理想,唯有将池塘拉上鱼线,或盖上鱼线网就可以避免其危害。?

上一篇泥鳅打印病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