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稻田生态养殖甲鱼模式让农民多赚钱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0 23:49:15标签: 甲鱼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生态鳖在市场上价格达到160~400元/kg,而养鳖稻田不能施放化肥和喷洒农药,其稻谷为有机稻谷,产出的是优质的有机粮。稻鳖共生一方面能为鳖生长提供良好的场所,即生活环境,摄食、晒背范围大,生长发育快,增重率高;另一方面鳖又可为稻田疏松土壤和捕捉害虫,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水产养殖区在稻田中示范养鳖,一般每亩收入超过1万元。

  1 养鳖稻田的条件与准备

  养鳖稻田应选择运输方便、地势较平坦、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的地块。防逃设施是稻田养鳖的重要工程,应在稻田周围用砖块、水泥板等材料建造高出地面1250px以上的围墙,顶部压沿要内伸15~500px,围墙和压沿内壁应涂抹光滑,并建好进排水口防逃设施。同时在稻田开好鳖沟,鳖沟是投喂饲料和鳖冬眠的场所。一般鳖沟上宽3m,底宽、深1.5m,长度根据稻田面积决定。鳖沟一般占稻田总面积的20%左右。田中间建好沙滩,供鳖产卵繁殖和晒背用。沙滩一般长5m、宽1m,比稻田高出0.8m,为南北走向。

  2 鳖苗的选择与投放

  实践证明,中华鳖苗抗病力强、病害少、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因此稻田养鳖应首选中华鳖苗。健康苗种的特征是体肥、体型宽大、体表光洁、无伤残、活动力强。苗种应就近采购,这样才容易适应当地稻田养殖。放养前应进行体表消毒处理:用2.5%的食盐浸泡8~15分钟可杀死体表寄生虫。用1%的食盐混合小苏打(1∶1)的溶液浸泡20~30分钟可预防水霉病。用20~30μg的恩诺沙星浸泡20~30分钟可预防细菌性疾病和减少甲鱼对环境的应激反应。稻田养鳖要根据条件合理放养,掌握好放养密度。根据经验,一般稻田放养2龄以上的鳖为500~800只/亩。如果繁殖仔鳖,则每亩可加放50~60只5龄亲鳖,雌雄比例为2∶1或3∶2。养鳖稻田可放养少量大规格鲢鱼种,以净化水质。

  3 饲料的选择与投喂

  鳖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一般1~2日龄鳖的饵料以水生昆虫、蝌蚪、小鱼、小虾、水蚯蚓、鱼品下脚料等制成的新鲜配合饲料为主。3日龄以上的鳖可用螺蛳、河蚬、河蚌等带壳的鲜活贝类为主食,适当投喂大豆、玉米、瓜菜等植物性饲料。投喂饲料要做到定时、定位、定量。每天投喂量为其体重的8%~12%,分上午、下午两次投喂。要使稻田养鳖的生长、成活率和质量达到最佳效果,最好选用优质配合饲料,长期添加一定比例的新鲜、无污染的鲜活饵料(如鱼、螺、肝、鸡蛋、蔬菜)打浆与配合饲料混合投喂,以调节和改善鳖的内脏功能。饲养中有的鳖“白底板”病发生率较高,与长期不添加鲜料有一定关系,也与水质调控不好和预防措施不够有关。

  4 日常管理与水质调节

  在稻田养鳖管理中,应经常注意防逃、防害、防盗、防中毒,应有专人负责看护。为防止中毒,养鳖稻田不要用药治虫。水质和水温对鳖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要注意观察水色,分析水质,经常加注新水,适当控制水位,一般水深掌握在15~500px。高温季节,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情况下,可适当加深稻田水位。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如有条件采用微流水养殖效果会更好。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制剂0.5~1μg、漂白粉2~3μg、强氯精1~2μg和生石灰15~40μg全池泼洒消毒,施药2~3天后全池泼洒5μg左右的光合菌制剂,能起到调水作用,每月进行1~2次即可。同时每亩稻田放鳙60~100尾、白鲢30~50尾,能起到较好的调节水质作用。

  5 定时巡塘与防病

  经常巡塘,了解鳖摄食、生长、病害及池塘水质、设施等情况。若发现有死鳖,应立即捞出深埋或焚化,发现病鳖应及时隔离治疗。日常工具应专用,并定期消毒。严防发病区工具与健康区的混用,以免造成疾病交叉感染。

上一篇果子狸养殖场地的选择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