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如何养殖泥鳅提高产量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9 01:01:42标签: 泥鳅 泥鳅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泥鳅不仅好吃还营养价值丰富,煎炸烹煮做法多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泥鳅养殖也成为了比较热门的养殖项目,下面来看如何养殖泥鳅提高产量。

如何养殖泥鳅提高产量

如何养殖泥鳅

1、池塘养殖:成鱼塘以面积1·5-3·0亩、水深50-60厘米为宜。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100平方米水 面施放有机肥50公斤,用以培养浮游生物。

2、鱼种放养量按每平方米放养5-6厘米的鱼种40-50尾,并混养少量鳙鱼以控制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放种后次日即开始投饵,日投饵量为鱼总体重的5%。饲料包括米糠、豆饼、蚕蛹粉、花生麸以及颗粒饲料等,每天投饵 两次。

3、以后随着鱼的生长,要适当加深池水。夏季高温时,可在池边搭设遮阳棚。当泥鳅频繁地出现在水面营肠呼吸时,说明水中缺氧,要适当减少施肥量,并加注清水,最好设置增氧机。到年底,当泥鳅长到每尾体重10克 以上时,即可捕捞出售。

4、稻田养殖:利用稻田养泥鳅,实行稻鱼共生,是池塘面积少的地区开展养鱼副业的好方法。当秋季水稻收割以后,田埂必须夯实加固。田中挖一个面积4-6平方米、深30-50厘米的小水坑。放养前将稻田的水排干,晒田 3-4天,每100平方米稻田放有机肥50公斤,再施米糠20-25公斤作基肥,然后蓄水繁殖饵料生物。

5、每100平方米放养5-6厘米的泥鳅苗5-7·5公斤,放苗后投放米糠、豆麸和蚕蛹粉,每3-4天投放1次。过1个月后再追加施肥50公斤。养到秋季,泥鳅每尾长到10克左右时,即可捕捞出售。收获应在割稻之前,把稻田水放干,稻田中的泥鳅便聚集在小水坑中,用抄网捕捞即可。钻入泥底的泥鳅,要小心地用小铁铲将其挖出。

6、泥鳅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才能获得较高成活率和产量,特别是在当前高温多雨的季节。在暴风雨期间,塘基或田埂单薄处最容易逃鱼,因此,在放养前要将塘基或田埂加固夯实,在雨季要加强巡视,如发现有裂缝处要及时填补。在进排水口要加固栏栅,以防鱼逃逸。同时在暴雨过后,要及时排出内涝水。

如何养殖泥鳅提高产量

怎么提高泥鳅产量

可以放一些馒头屑,也可以发一些麸子。因为泥鳅这些也是吃的,而且你就每天给他投放两次的食物就可以了。在夏天的时候注意一定不要让泥鳅在池塘里暴晒,这时候我们要为泥鳅做上一定的防晒工作。如果泥鳅在水 面上的时候。而且是一大片的时候,这说明我们的你的土壤的肥料施得太多了,这时候需要我们对池塘的水进行一定的清理,甚至对里面的肥进行清理。这是泥鳅在池塘里养殖的时候。

也可以养在稻田里。在稻田里养的时候。和在池塘里养一样也可以。也可以放上鱼苗,也可以放上泥鳅,甚至可以放上稻子,这是一种三种循环结合的养殖的方式。但是稻子和鱼泥鳅放养的时间不一样。在豹子咬完之后,我们就可以养泥鳅了。这时候我们要注意稻子的田埂,一定要做的特别的坚实,然后在田里面挖出来水坑。我们不用到田里的水的。所以就需要把它的水放出来。

然后再把稻田单独用太阳晒上一周左右。在稻田里也是需要放肥料的。不过里面也要放上许多的米。这些都是繁殖生物的饵料。而在稻田的时候,我们则需要放肥料的时候比鱼塘里多放一次。放在稻田里之后,我们就可以不用管泥鳅了,稻田里的养料就足够他吃了。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只需要每天给它喂养一点食物。

等泥鳅鱼成熟的时候,我们再把稻田里的水放出来。我们就能看见泥鳅是群居的,他们是聚集在一块儿的,这样是很好捕捞的,但是要注意有的泥鳅是特别调皮的,它可以钻到稻田有机肥的底下,这时候我们则需要用铲子把它挖出来就可以了。稻田养殖的时候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下了暴雨之后你就越会随着稻田里水流的增高,自己漂流走了。如果有鱼塘的话,还是建议在鱼塘中养殖,因为在稻田中养殖的话,会出现泥鳅的逃跑现象。

上一篇养蜈蚣:蜈蚣养殖技术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相关文章: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